{SiteName}
首页
运城新闻
运城文化
运城交通
运城环境
运城资讯
运城饮食

五千年文明看运城河东,自古以来就是

河东,自古以来就是“大通道”和“桥头堡”

河东自古称“股肱郡”。所谓“股肱郡”,是指能起到拱卫京师作用的要地。这个词最初是专指河东的,用现在的话说我看就近似于“桥头堡”“大通道”的意思吧。

关于股肱郡的由来,我们还得从季布和汉惠帝说起。

汉惠帝时期,季布被任命为河东太守。离开长安,住到安邑。汉朝初年奉行休养生息政策,主张清静无为。季布在河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政绩可言。一直到汉文帝即位后,朝中大臣推荐说季布有才能,可以担任御史大夫,汉文帝便下诏让季布进京。过了不久,又有人说他性情勇猛,爱喝酒,不容易接近,汉文帝就又犹豫起来。

这时,季布已经从安邑赶到长安,在馆驿中闲住了一个月,才等到皇帝召见。当时季布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就不客气地向汉文帝申诉了一通,意思是说,有人说我好,你就把我招来;有人说我不好,你就不召见,这会让别人看你笑话的。

汉文帝是被朝中一批反吕太后的功臣扶持到帝位的,朝中的实权还在功臣们手中,皇帝也不能事事做主。所以,汉文帝想来想去只能说:“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意思是,河东这个地方,对朝廷实在太重要了,所以我要把你招来,当面叮嘱一番。

古栈道

河东,当时是朝廷的重要粮食产地、盐铁产地,另外也是战略要地,称为“股肱郡”是当之无愧的。到东汉末年,曹操仍然认定河东是“股肱郡”,他在任命杜畿为河东太守时就说道:“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治天下,姑且烦卿卧镇之。”唐代名相张九龄在渡蒲津关时,赋诗曰:“东顾重关尽,西驰万国陪,还闻股肱郡,元首咏康哉。”

北宋潞盐行销区域图

唐代潞盐行销区域图

河东郡是传统的粮食产地,也是粮食转运基地。汉武帝时,河东太守番系,在汾阴、蒲坂(今万荣、临猗、永济)修渠引黄河水,在汾阴、皮氏(今万荣、河津)修渠引汾河水,后世称为“番系渠”。一方面灌溉农田,另一方面用于漕运。《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河东郡建有根仓、湿仓两个大粮仓,而其他各郡都不见有此设置。由此可见,河东郡的根仓、湿仓其实就是朝廷的粮食转运基地。河东、上党、太原等郡的粮食统一汇集到河东,然后经番系渠、黄河、渭水转运到京畿长安。

联系到前面第二章我们讲到的虞坂古道(盐马古道),我们自然又会生发出无尽的感叹:一条盐运大山道,一条漕运大水道,山不转水转,山水轮流转,转来转去,转来的是好运、财运,转来的是大运之城。得此两条“大通道”,可以说,运城自古四通八达、招财进宝,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来形容运城,是再恰当不过了。

由上可见,河东自古以来被称为“股肱郡”、“桥头堡”、“大通道”,是天经地义、一点也不过分的。赞曰——

大美兮河东!得天地造化,蓄日月华光,何处不胜境。看中条翔凤,大河腾龙,盐湖风起千顷雪,黄土地播万籁声。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神通气灵,运旺时盛。自古股肱郡,一昌天下隆。

赞赏

长按







































鍖椾含瀛︾敓娌荤枟鐧界櫆椋庤垂鐢?
鍖椾含鍝釜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鏈夋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hengshizx.com/yczx/5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