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曙猿一缕曙光昭示人类遥远的祖先
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这么几种:一个是女娲抟土造人说。说的是女娲用黄土掺水和成泥巴,捏制出了泥娃娃,结果就成了活生生的人。而在运城一带还有传说是后土抟土造人,并且认为女娲与后土是同一个人。再一个是上帝造人说。说的是耶和华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了一个人,起名叫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取名叫夏娃,于是,亚当、夏娃就成了人类的父亲和母亲,成了人类的始祖。
以上说法,包括印度佛教里的“光音天下”说,其实都欠科学性,只有达尔文的进化论,才科学揭示了人类起源的奥秘。原来,人类是从古猿到类人猿再到猿人而后古人、今人这样一步步进化而来的。也就是说,最早的古猿应该是灵长类的老祖先,自然也应该是人类的老祖先。
那么,最早的古猿究竟在哪里呢?其说法也很多。其中有一个较具代表性的说法是北非的法尤姆,人们在那里发现了距今万年前的高等灵长类化石,因而,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得到了考古界的长期认可。
世纪曙猿画像
对于最早的古猿,也就是人类的老祖先的诸多说法,笔者认为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我们固然不能轻易加以否定。但是,我这里要说的是关于人类最早的祖先在运城之说,我们同样也不能轻易否定。甚至我倒是觉得直至今日,我们肯定得还不够,还遮遮掩掩,其实大可不必。何以见得?
年,北洋政府实业顾问、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在运城市垣曲县寨里村附近的土桥沟,发现了中国第一块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年,美国卡内基自然博物馆地质部主任玛丽·导森博士,又在土桥沟发现了一块偶蹄类头骨化石,被命名为导森先炭兽。
年至年,中美科学家再次来到运城垣曲县进行考察,他们在黄河北岸的寨里村,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猿类化石,主要是牙齿化石和颌骨化石,科学家将其命名为“世纪曙猿”。
地质年代与人类进化示意图
所谓曙猿,意为“类人猿亚目黎明时的曙光”。据考证,世纪曙猿生活在距今万年以前,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的灵长类动物,其个头大体有十几厘米长,大小就和老鼠差不多,也有专家认为与家猫相近。从事世纪曙猿课题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景文、童永生、黄学诗三位研究员和美国的玛丽·岛森、克里斯托弗·毕尔德两位博士,他们认为,世纪曙猿的发现,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并且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万年。
那么,世纪曙猿为何会在运城垣曲一带最早出现呢?
在这里,笔者力图参照有关资料,进行一番激情畅想。
世纪曙猿化石
据考证,在太元古代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今天的山西省,均处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下。距今大约25亿年的太元古代末期,地层发生了强烈的皱褶质变,山西省的五台山、吕梁山、中条山等局部海底山脉露出了海面,成为山西乃至我国境内最早露出海面的陆地。而中条山最早露出水面的地方,就是现在位于垣曲县的历山舜王坪。后来又经过数次地壳运动,山西全境脱离海槽,成为中国范围内最早而且面积最大的一块古陆地。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世纪曙猿莫非就是地壳隆起时留在陆地上的海洋生物,它们经过长期进化,在距今万年前(也许还要早),终于演变成了世纪曙猿。
世纪曙猿的发现,再一次证明运城一带曾经是人类诞生的热土,而一个诞生人类的地方一定是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地方。直至万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会信心满满地说,运城确实是个好地方,是一个最适合人类孕育、衍生和发展的好地方!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