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运城新闻
运城文化
运城交通
运城环境
运城资讯
运城饮食

五千年文明看运城近代河东一老双

近代河东“一老”“双秀”“二景”

乔阁老、李毓秀、杨深秀、景耀月、景梅九

乔应甲遗像

乔应甲(—),字汝儁(jun),号儆我,山西省临猗人。民间尊称乔阁老。明万历二十年()进士,任湖北襄阳府推官(古代文职官名,属于九品级)。在任上,乔应甲刚正耿直,不阿权贵。乔应甲平反冤案,办事从宽从简,在当时颇有廉声,讼者争就之。在路上遇到权贵,言语不合,乔应甲便拂袖而去。曾说:“推官行李一担负足矣。”后乔应甲入京为御史,又相继被任命为南京太常少卿、左副都御史。天启六年春(),迁南京右都御史,落职闲住,开始著《半九亭集》。《半九亭集》名字是“盖取行百里者半九十,以警末路之难也。”

乔应甲墓碑

乔应甲一生著述颇丰,有《便民实政》、《三实奏章》、《看山集》、《半九亭集》等。其中,《半九亭集》多为对联、律诗等内容。专就对联而言,大约几千副,有山河胜迹、官场君鉴、吏治腐败、人生感触、园林隐趣、读史心得、处事格言、农事活动、庙祀坟墓等,可谓林林总总、包罗万象。一般而言,评判对联的标准为格律、切题、立意、用词等。下面我们择其一幅对联,以立意或境界为标准,与大家共赏。

“清晨端坐坐无营,取架上左传文、马迁史、相如赋、南华经、少陵诗、右军帖、屈子离骚,开卷广胸中识见;亭午高眠眠且觉,想世间沧海日、赤城霞、巫峡云、洞庭月、峨嵋雪、广陵涛、庐山瀑布,何地非物外逍遥。”

在这副对联中,上联是文史著述,下联是壮美山河。人文与地理相得益彰,又不觉得突兀难解。从对联的寓意而言,文史中有儒(《左传》)、有道(《南华经》),地理中有佛教名山(峨眉山)、有道教名山(庐山),作者在“开卷广胸中识见”的基础上,能做到“何地非物外逍遥”,的确做到了物我一体、自在逍遥的境界。

李毓秀画像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清代绛州人,著名学者、教育家。

李毓秀平生只考中秀才,后来师从学者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著有《弟子规》、《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大文约》、《水仙百咏》等,其中以《弟子规》最为知名。

《弟子规》初版称为《训蒙文》,后由浮山县贾木斋修订为《弟子规》,辗转翻印,流传甚广,成为清代至民国年间通用的儿童启蒙读物。从思想渊源而言,《弟子规》是根据年前《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而展开的。

《弟子规》的大纲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面包含了七个科目,即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其中,前六个为德性修养,最后一个为文化修养或智育修养。从“有余力,则学文”看,德性修养是必备的,而文化修养或智育修养则具有条件性。这也充分说明德性修养的重要性。

《弟子规》把为人处事原则与人格教育融为一体,蒙以养正、敦伦尽份、防邪存诚、果行育德,是中国古代启蒙培智教育之大成。其内容主要是对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和处事原则。《弟子规》以孝为基础,重点熏陶与培养人的恭敬之心,同时,孝是人伦之基,也是天经地义的道德存在,把对父母的爱,扩充之兄弟、人民、社会,步步相连、合情合理,这也是《弟子规》为人民所接受的理论基础。《弟子规》以孝为始,也有效的和儒家经典《大学》联系了起来。孝弟也是《大学》格物致知所必须的,在此基础上,才能使他们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李毓秀墓地

近年来,《弟子规》被一部分传统文化学者大力提倡,在“儿童读经”等活动中被大量诵读,绛州学者李毓秀的名字因此也广为人知。笔者也凑了一次热闹,写了一首歌,名曰《永远的弟子规》,在此奉献给大家。

有多少规矩早已淡忘,

有多少规矩历久弥香。

一部三百年的华章,

总是在历史的星座闪光。

入则孝,出则弟,

谨信挂心上,

感受《弟子规》的光芒,一规方圆天地仰。

有多少人生迷失方向,

有多少人生仁爱至上。

一位三百岁的老人,

总是在我们的迷途导航。

泛爱众,而亲仁,

余力学文章。

感受李毓秀的思想,一世鸿儒盖四方。

啊,《弟子规》,

你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家国因你和谐安康。

你把真善美点燃,

中华因你大爱无疆

杨深秀墓

杨深秀(—)字漪邨(cun),本名毓秀,闻喜人。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年底授山东道监察御史,立志“以澄清天下为己任”。当时俄罗斯要求中国割让旅顺及大连湾,杨深秀上疏请联合英国、日本拒俄,那时的人都知杨深秀国学根底深,却不知他也明了世界局势,因此均感惊服。年3月他和御史宋伯鲁发起关学会,讲求变法。4月列名康有为组织的保国会。他与康有为过从甚密,不少奏疏是和康有为商量后写成,或为康有为代拟。在百余天的变法改革过程中,杨深秀和谭嗣同一样,骨头最硬,态度最坚决、最积极,最后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去唤醒国人。

今天,在山西运城闻喜县仪张村村南50米处,静静地长眠着这位为变法而献身的英杰。杨深秀墓是一座用石块围砌的土坟,矗立着一通最普通不过的“万古流芳”碑,上书“戊戌志士杨深秀之墓”,是山西省文物局和闻喜文保部门年所立。站在杨深秀的墓前,人们还会记起这位维新志士的狱中诗:

久拼生死一毛轻,臣罪偏由积毁成。

自晓龙逢非俊物,何尝虎会敢徒行。

圣人岂有胸中气,下士空思身后名。

缧绁(leixie)到头真不怨,未知谁复请长缨。

诗句最后两句,表达的就是杨深秀为变法不惜牺牲的决心和希望后来者继承救亡图强的遗志。

景耀月

景耀月(-年),字太招,别署大招、帝召、瑞星、秋绿、秋陆。山西芮城人。18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受书于阎敬铭,被誉为大器天成。有较厚实的国学基础,清光绪二十九年()考中举人。后留学日本,得法学士学位,并参加了同盟会。年武昌起义后被举为议长。草拟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并参与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年任南京政法大学校长。年秋创立夏学会,进行抗日活动。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2岁。

景耀月既是革命斗士,又是优秀学者。早在日本东京留学期间,他与留日同学、辛亥革命志士景定成(即景梅九)均已文思敏捷,文笔犀利而著称,有“山西二景”之美誉;他国学根基深厚,著有《清诗存》《新雅颂》《解除国局书》《复古篇》《教育史》《芮城金石志》《庄经发微》《共和国卅年史》等,可谓著作等身,因此,他与国学大师章太炎齐名,文坛素有“南章北景”之说;景耀月在古典诗上造诣较深,曾写出两三万首诗,实为我国近代诗坛上不可多得的名家,时人又将他与著名学者黄侃(即黄季刚)并称“南黄北景”,并由评论说:“黄以辞夸,景以气行”。鲁迅在北大教书时也曾称赞景是“当代古典文学的最佳作者”。

景梅九

景梅九(-年)名定成,字梅九,笔名老梅、灭奴又一人,晚号无碍居士。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同盟会元老和民主革命斗士。年,景梅九出生在安邑县(今运城市盐湖区)一户耕读之家。七岁入私塾,十岁通“五经”。年,他来到太原,就读于晋阳书院、山西大学堂西斋。年,清朝朝廷令山西优选五名学子进入刚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景梅九位列其中。21岁时,他考取了清政府首批36名赴日留学名额,入帝国大学预科,享受“官费”待遇。与众多到日本的留学生一样,景梅九很快就成为武装反清的坚定拥护者。年3月,景梅九在山西同盟会主盟人古思慎的介绍下加入同盟会并担任山西分会评议部部长。年回国后,他先是到达西安,在陕西高等学堂任教,后又于年到北京,编辑出版了《国风日报》。太原光复后,受山西同盟会敦请,由京返晋,参与戎机,任山西军政府政事部部长。

李岐山

年,景梅九与李岐山、邓宝珊、续范亭等组织西北护国军,和孙中山、蔡锷、李烈钧等南北呼应,共图讨袁。年曾草拟《讨袁世凯檄文》,义正词严,铁笔诛心,国人争诵,被推为“讨袁檄中第一文字”。他也曾因此被捕,押解北京,直到袁世凯死去方才出狱。

年,景梅九在广州参加了中国国民党改组会议,坚决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之后,他参与冯玉祥、胡景翼在河南反对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斗争。“四一二”政变时,景梅九避难庐山,旋回太原,策动反蒋。年,他拒绝了国民政府高官厚禄的诱惑,回归家园,潜心纂修《安邑县志》。年迁居西安,年在西安任教育部部长,宣传抗日救国。年7月,朱德总司令从太行山抗日前线回延安,8月中旬途径西安,杨明轩在莲湖公园设宴犒劳,请林伯渠、景梅九诸人作陪。景即席作《赠朱德将军》诗四首,其中写道:“百战归来意态闲,当筵说笑露欢颜。迂回周转八千里,于羽而今驻历山”。他继而和韩望尘、刘文伯等七人为延安捐赠图书五马车。毛泽东异常喜悦,称景梅九等为“长安八大家”,指示有关方面每月与之联系一次。

景梅九除了一生从事革命活动之外,还是当代著名的学者、诗人、文学家、书法家。所著辛亥革命回忆录《罪案》一书,年由京津印书局出版后,曾风靡一时;他的《石头记真谛》与蔡元培《石头记索隐》、胡适《红楼梦考证》、俞平伯《红楼梦辨》,历来被推为开中国红学研究先河的专著。他精通日文、英文及世界语,是中国研究世界语的先驱,并曾翻译过但丁的长诗《神曲》、托尔斯泰的剧本《救赎》和泰戈尔的小说《家庭与世界》。

景梅九多才多艺,对戏剧艺术有独特的看法和卓越的见解,对晋剧、蒲剧、秦腔等戏曲贡献颇多,在戏曲艺术破旧立新方面,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近现代,在河东,呈现给我们的是剧烈变动的时代,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样一个非凡的时代,令我们为之骄傲的重要历史名人还有名臣阎敬铭,辛亥元勋姚以价、王用宾、张士秀,辛亥革命志士名将及文学评论界“三剑客”之一的李岐山,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李岐山之子李健吾,教育家解荣辂、早期建党活动家王鸿钧、革命活动家、教育家嘉康杰,战士式学者、哲学家杜任之,被毛泽东形容为“野有遗贤”的薛笃弼,北平和平解放功臣傅作义、刘厚同,“无冕大将”程子华,新中国空军奠基人常乾坤,等等。

对于这些风流、风云人物,我要说:运城不能忘记!共和国不能忘记!共产党不能忘记!中华民族不能忘记!

赞赏

长按







































鐧界櫆椋庡摢閲屾不鐤楀ソ
鐧界櫆椋庣棁鐘?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hengshizx.com/ycwh/39.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