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运城新闻
运城文化
运城交通
运城环境
运城资讯
运城饮食

运城ldquo两会rdquo声

科技|创新|示范|实践

关于发展“智慧农业”推进运城市

农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临猗县政协

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和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农业经营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的现代农业形式。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将运城打造成山西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平台”,市委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重点打好自然禀赋、现代农业、历史文化等“七张牌”。

近年来,运城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体系日益合理,新绛和夏县的蔬菜,临猗、平陆、万荣、芮城的水果,稷山的板枣、红提葡萄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已占据主导地位,农业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村镇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民素质明显提高,为打造“智慧农业”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近几年,运城市又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核心,以发展设施农业为抓手推进现代农业,在“智慧农业”示范点建设方面开展了一些积极尝试。反季蔬菜、水果等各种设施大棚成片发展,配套设施方面,水肥一体化设备、无人打药机、钢架大棚自动卷膜机,自动控温设备、智能选果机、自动投喂饲养机开始引进使用;水肥一体化系统、物联网信息平台、土壤养分配方触摸屏、农产品残留检测等先进管理设施的利用,以及果园安装可视化系统,可直接在手机端观看果园生产情况,实现果园生产智能化。“智慧农业”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节约资源、作物多样化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初显端倪。

但是,运城市发展“智慧农业”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一是缺少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农业仍旧是弱质产业,效益不高,自身难以完成转型升级任务,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政府在“智慧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政策和财政支持乏力。

二是农业信息资源集成效用和个性化服务不足。农业信息服务大多以在线查询为主,缺乏诸如农业优新品种推介及生产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等智能专家服务系统,农情监测与市场信息规律性分析服务能力不足。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电子政务等应用系统缺乏统一的标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无法有效实现农业数据信息的智能共享。

三是农业生产信息技术成熟度较低。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科成果转化率、技术到位率较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农业信息采集、自动化控制等方面技术种类和功能不全,精确度和灵敏度不高,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农业设施信息化和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相对缓慢,信息入户率、计算机普及率还不能满足“智慧农业”的发展需求。

四是“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层次偏低。农业小规模、经营分散的生产方式给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造成很大困难。信息技术网络人才缺失,“智慧农业”发展层次总体偏低,往往因投入高使农业企业望而却步,基层农业发展“智慧农业”处于被动局面。

为此建议:

一、加大宣传,形成智慧农业氛围

在全社会形成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共识,牢牢抓住“互联网+”现代农业战略机遇期,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和深入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融合。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hengshizx.com/ychj/6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