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此声明
运城民航机场有限公司
至此,运城机场再也不能叫关公机场了,从而使用运城张孝机场或运城机场这两个官方名字。虽然没有关公这个响亮的名号,但以张孝命名的这个村子也是有着一段古老的历史传说,跟著名的故事《赵氏孤儿》有着一段渊源。张孝村,位于古都安邑东北十里,村北米是现在运城飞机场候机楼所在地。据说,这个村原叫“渣窝村”,民谣流传:“渣窝村东西长,—百扁担二百筐,男的手捧渣窝窝,女的端碗浆水汤。”意思是:这个村百分之八十的农户,农闲时都会磨豆腐,但做豆腐一年下来生活并不富裕,村民吃不饱、穿不暖,人们只能吃豆腐渣窝窝头、喝碗豆腐压下的浆水做的清水汤充饥。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晋灵公(春秋时代著名昏君)建都绛州,由赵盾(即赵氏孤儿的爷爷)等人辅佐。一次赵盾外出途经鸣条岗,在岗下发现一人卧在桑树下不能行动,就让卫士询问原因,那人说:“我姓张,名灵辄(zhé),已经三天没有吃饭,因此无力行动。”赵盾就命卫士给了灵辄一些吃的,灵辄先将一半食物包起来放进怀里,赵盾问张原因,张说:“我离家已经不远了,不知家中老母是否吃过饭,我想把这些吃的拿回去给老母吃。”赵盾很感动,就同他一起来到张灵辄的家,附送了灵辄母子一些钱物。赵盾和灵辄一起见了渣窝村族长,族长和村民讲张灵辄确实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孝子。赵盾听后说,你们渣窝村有这样好的良才孝子,今后不如将村名改为张孝村吧!从此,这个张孝村—直叫到现在。晋灵公在位期间,荒淫暴虐,不理政事,赵盾看到晋灵公如此胡闹,便与大臣商量劝说灵公,灵公不但不思悔改,反而与身边的屠岸贾商量杀害赵盾。一日,赵盾被晋灵公派出的人追杀,一路狂奔,忽然见灵公的一个卫士飞奔追来,赵盾心想这下完了。结果这名卫士跑到赵盾面前说:“我是灵辄,宁可违背君王命令,也不忍杀害忠良,恩公今日有难,我特来保护恩公。”于是灵辄保护赵盾与闻讯赶来的赵家护将会合,使得赵盾幸免于难。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就引用了它:“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灵辄也因此成为了春秋时期的著名侠士之一。他的故事也被张孝村的居民们祖祖辈辈流传至今,成为村民们为人处世的典范。广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