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运城新闻
运城文化
运城交通
运城环境
运城资讯
运城饮食

金庸大侠,我们想您了

10月30日,是个注定让人难忘的日子。

去年今日,中国文学大师金庸先生溘然长逝,万众同悲。

金庸先生代表着中国武侠之魂,代表着中国文坛的一个时代。

论文坛豪杰巨匠,古往今来,金庸可谓当中屈指可数的一位。

金庸先生的作品,上至政客学者,下至坊里乡间,口口相传,念念不忘。

他笔下煌煌十四部经典之作,曾被他轻巧地将至连成一副对联: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十四个字,构筑了传奇而真实的武侠世界,将中华文化之“侠义精神”,深深扎进全球华人的内心。

金庸先生的作品影响力广泛而又深远,改编自先生小说的各种影视作品,几乎无一例外获得了一致好评。

符合金庸先生武侠风韵的影视、音乐,都不是一般人能还原出来的。

而若是要在漫画中体现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便更是不易了。

不普通的武侠风

说到漫画,本花首先会想到日本漫画。

日本是漫画强国,能人辈出,中国好不容易出个较为优秀的漫画家,到了日本也得自降身段——为何?

毕竟在技法、故事、分镜方面,日本漫画确实要比中国来得成熟。

《星间大桥》

对于外来文化产品,自然会用本国最优秀的作品与之比较,我们切忌妄有侥幸之心。在他们看来,中国如今多数漫画作品都是画风模仿、剧情单薄、毫无特色。

这些我们无力反驳,因为确实如此。相反,日本人画得了三国、西游,甚至画得出春秋战国、诸子百家.....

但偏偏,日本人画不好金庸。

日本人对于传统的中华史学研究得其实比我们更广泛,但他们对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上的再创作实在是难以领会。

各种世俗百态人情味,各种通史野史大糅合,一向以“博学华文化”自居的日本人,在这栽了跟头。

但日本人也确实尝试过。

《射雕英雄传EAGLET》为白井三二朗所画的日本漫画作品。翻译协力由金海南担任,于年3月号开始在讲谈社连载。

《射雕英雄传EAGLET》

“看画面已经想到了结局……”这一次轮到中国人来说了。

因为,该作品连载到第十话的时候就惨遭腰斩。

当然,有一位日本漫画家可以让我们点赞,那就是山田章博了。

这人着实是个奇才,画《罗德斯岛战记》的时候能够表现出欧洲史诗的感觉,《东方眩晕录》更是带入了日本浮世绘的画风。他笔下的《笑傲江湖》乍看之下,确实有那么一点味道。

港漫引爆武侠风

金庸先生开始创作的时期,便是在香港。

因此,香港人对其作品接触最早,感情也是最深,更不用说对作品的理解了。

在香港电影、电视剧的熏陶之下,香港本土人对金庸先生的作品要是说不出点道道儿出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香港人。

同时,香港漫画在黄玉郎等漫画人的“细心调教”下,风格已经自成一派。

现在说起港漫,我们脑海中都会浮现出港漫标志性的豪迈画面。这种风格虽然看似单调,但只要将它用对题材,马上便可起到水乳交融的作用。

那,就是武侠题材。

于是,金庸先生的作品,大多都曾被改编为漫画——

《书剑恩仇录》漫画作者:何志文

《射雕英雄传》

漫画主编:黄玉郎

《神雕侠侣》

漫画主编:黄玉郎

《神雕侠侣》漫画作者:黄展鸣(新加坡)

《雪山飞狐》

漫画主编:马荣成

《雪山飞狐》漫画作者:何志文

《倚天屠龙记》

主编:马荣成《天龙八部》漫画主编:黄玉郎《鹿鼎记》漫画作者:司徒剑桥《鹿鼎记》漫画作者:林政德(台湾)《侠客行》作者:林业庆

虽然这其中有的作品虎头蛇尾,但不得不承认,这些生活鲜明的漫画人物形象,确实给武侠世界带来了更多的精彩。

最金庸的那一笔

似乎每个人都觉得,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应该以所有形式展现。

于是,便有了黄霑的曲,又有了李志清的画。

如果说《沧海一声笑》的宫商角徵羽,是“最金庸”的旋律;

那说到“最金庸”的那一笔画,李志清的《水墨金庸》,便已在本花的脑海中蔓延开来。

这部《水墨金庸》无论是在画风还是创作形式上,都与传统港漫不同。

李志清脱离了港漫的流水线创作形式,就自己一个人,悄悄走进了金庸的武侠世界。

《水墨金庸》没有用那么狂放不羁、天马行空的港漫画法。

而是用起水墨来,让画风显得更加古朴严谨、敦厚扎实,且其中还流淌着一缕金庸先生笔下的侠肝义胆。

据说当年金庸老爷子对《水墨金庸》的人物造型相当满意,评价颇高,所以之后才与李志清合作,同意将《射雕英雄传》与《笑傲江湖》改编漫画版。

如果说,一百个英国人心目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那么,一万个中国人心目中必定也有一万个金庸江湖中的人物。

在画了20多年金庸的李志清心中,“金庸”二字则更是复杂。

对李志清来说,金庸先生是偶像,是精神食粮,是他画中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于我们而言,亦是如此。

金庸江湖中的人物就随着这片水墨,蘸在宣纸上,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一点一点晕出了不同的形状与味道。

金庸先生曾为此作挥毫赞赏道:

挥潇洒彩笔,

图风云人物。

其实,这何尝不也是金庸先生自己一生的写照呢?

潇洒,大气,淡泊,豪情;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今日李志清先生发朋友圈,手绘一幅《杨过》纪念金老先生,并配文“天涯思君不可忘”。

我们忘不了,那个“大闹一场,悄然离去”的他。

金庸大侠,依旧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于经典中,再寻江湖侠梦。        馆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nchengshizx.com/ychj/5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